教授作为学术引路人,不仅会帮你指导研究方向、解决学术难题,甚至影响你的未来职业发展。对处于陌生环境小白状态的我们来说,与导师的沟通越是稳定流畅且高效,越是意味着能够接触更多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宝子在初出国门后,或因国内外教育体系及教授授课区别,或因文化差异与信息接收失误,导致有时会认为国外老师很“chill”,认为不用刻意战战兢兢去维持师生关系,哪知很容易就“戳到人家肺管子”,直接命中雷区,让师生关系“覆水难收”。今天就让谦学教育带大家深入剖析,在与国外教授相处时有哪些点是千万不能触碰的!
一、国外教授讨厌“通病”大赏
(一)迟到&缺课&早退
来我看看是谁还会因为这类失误被捉小尾巴!全世界没有一位老师会欣赏迟到早退翘课的学生,国外也一样,因为这点小事儿被扣上帽子导致无法顺利毕业简直就是大忌,千万不要因为这类问题“惹毛”教授哦~
(二)私人时间被占用&联系方式不规范
国外导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还是以邮件为主,虽然会给出自己的电话联系方式,但你不要想着真的打过去,不管是课程交流还是课下求教,贸然打电话都是及其唐突的行为!同时还需保持基本的邮件礼仪,比如,只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发送,语气态度言语表达严谨,多用 Question about xx;Absent on Monday;Extension for xxx;Scheduling a Time/Asking for a Appointment等模版用语。尊重教授的习惯和方式。
(三)重复&无意义提问
课前教授都会发放文档,里面包含了课程网站、zoom连接、课程结构、作业、考试信息、分数结构等等信息,包括讲义或大纲。对已经清晰化的内容重复提问,不仅会让人觉得你没脑子,还会给人一种对课程的不尊重感,因此提前熟悉是分内之事,也避免了教授对同一问题重复回复。
(四)无独立思考能力
表达能力不强、缺乏课堂参与与互动,可能是国外教授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刻板印象”,在国外老师眼里,除去知识的灌输,能够纵览全局并挖掘知识创造过程和产生独立思考能力更加可贵。所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分享自身观点、勇于提问,并不会给教授“添麻烦”,反而可以促进深入学术探讨。
(五)不遵守学术诚信&剽窃抄袭
国外教授们在学术诚信方面极其!高度!重视!澳洲国立大学计算机教授曾在课上用中文写:我无法容忍学生作弊。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导师上报学术不端处理委员组来进行深入调查,那你面临的处罚将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警告、留校察看、停学和开除,因为这类问题失去留学合法身份得不偿失。
二、各国教授分别讨厌哪些行为?
美国:个人隐私。大家都知道国外对隐私保护程度比较严苛,法律也更倾向于个人利益保护,在国内一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行为可能在异国他乡有时候并不完全作好,所以还是理解并尊重吧。
日本:耍小聪明,过于人情世故。日本社会氛围会让人有一种既熟悉又疏离的感觉,因此老师虽然礼貌又客气,但请千万不要过于“热情”,否则就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哦~
英国:超爱面子。作为老牌绅士国家,英国人把优雅礼貌刻在骨子里,但同时英国人说话也是有名的各种各种拐弯抹角且超级在意对外形象和面子,因此在和教授进行沟通时千万要掂量用语。
三、“两招”让教授爱上你
(一)国外教授真的很吃“虚头巴脑”那一套
这里指的并不是对教授百依百顺,甚至牺牲大量时间金钱“倒贴”。展现出尊重和感恩之心、用心为教授准备“茶”等小礼物,没有教授会拒绝礼貌的学生,懂分寸但不攀附才是上上之策。
(二)积极参与小组互动
讲真的,国外教授重视与学生的互动,课堂灵活度自由度高,课下积极参与小组互动和课题讨论在巩固本身学业的同时也是在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准备,老师超爱的~
人性相通,规则至上,国外师生关系同我们日常大多数人际关系一样,虽有多种形式和不同深度,但本质都是互利互惠相互奔赴,真诚待人、合理做事,在他的规划路径中融入自己发展方向,因为毕竟最终你才是那个真正要为自己学业负责的人。
我们是谦学教育,一家拥有8年留学教育行业经验,致力于为留学生提供一站式专业留学申诉、课程辅导、留学申请、语言培训等教学服务的机构,如果你想了解留学相关信息或是想要申请留学,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海外学子解决在留学前及留学期间遇到的各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