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黑话大盘点:揭秘海外求学的“接头暗号”

2024-10-12

留学黑话,如同留学生的身份标签,只有经历过海外求学的人才能秒懂,证明着你是否真正融入了这个圈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盘点黑话,看看你是否能一秒变身“留学老鸟”。

微信图片_20240909000046.png



学术篇:学术战场上的“生存秘籍”


“翠鹿”与“翠菊”:录取与拒绝的温柔一刀

在留学的申请季,最让人心跳加速的莫过于那封决定命运的邮件。当你收到“翠鹿”(谐音“脆录”,即果断录取)时,仿佛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而“翠菊”(谐音“脆拒”,即果断拒绝)则像是冬日里的一盆冷水,让人瞬间清醒。每当邮件提示音响起,都是一次心跳的考验。

2. DDL战士:与时间赛跑的勇士
DDL,即Deadline,是每位留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它像是一位严苛的教官,催促着我们在截止日期前奋笔疾书,熬夜赶作业、论文。成为DDL战士,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策略,学会时间管理,才能在学术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3. “三维”与“套磁”:学术实力的双重奏

“三维”指的是GPA、TOEFL/IELTS、GMAT/GRE,这三项成绩是留学申请中的硬指标,是必须攻克的难关。而“套磁”则是通过邮件、电话或面谈,与教授建立联系,展示自己的学术热情和潜力。成功的套磁,能让你的申请事半功倍,甚至直接获得研究机会。


4. “DIY”与“半DIY”:自主申请的双刃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DIY”(Do It Yourself)申请,全程自己操刀,享受自主可控的乐趣。而“半DIY”则是在专业指导下,保留一定的自主性,两者各有千秋,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5.GPA守护神:分数线上的较量
GPA,是衡量学术成就的金标准。为了保持高分,留学生们化身GPA守护神,图书馆成了第二个家,每一次考试都如临大敌。高分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斗和汗水。


微信图片_20241008110815.png



生活篇:异国他乡的“生存哲学”


1. “Due”与“Library Potato”:图书馆的日夜奋战

在留学的日子里,“Due”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提醒着你要按时提交作业。而“Library Potato”则是对那些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甚至“摆烂”的留学生们的戏称。他们或许在Introduction上徘徊不前,但那份坚持,正是留学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2. “杀托”与“屠鸭”:语言考试的征服之路

“杀托”即考托福,“屠鸭”即考雅思,它们是留学路上的两大拦路虎。它们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测试,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每一次备考,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旅程。

3. “GPA”与“Waive”:成绩与豁免的双重奏

GPA,这个衡量学术表现的数字,牵动着每位留学生的心。而“Waive”,则是留学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它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豁免某些成绩要求,比如语言成绩,为你的留学之路减轻负担。

4. “卧佛寺”与“大葱”:留学生活中的小确幸

卧佛寺,因谐音“offer”而备受留学生青睐。每当申请季,总能看到留学生们的身影,他们在这里祈福,希望神灵能赐予他们心仪的录取通知。而“大葱”则是Congratulations(祝贺)的谐音,每当有人取得好成绩或被录取时,这个词便会在留学生圈中流传,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微信图片_20240929162432.png



社交篇:全球人脉网的“编织艺术”


达人:人脉圈的“编织者”

Networking,不仅仅是建立联系,更是编织一张全球人脉网。通过学术会议、社交活动、校友会等,留学生们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

2. Group Project伙伴:团队合作的“艺术家”
Group Project,是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考验着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能力。找到靠谱的队友,是成功的关键;而遇到不靠谱的,则只能默默承受,学会在团队中发光发热。

3. OC体验官:校园文化的“探索者”
OC,即On Campus Visit,是留学生了解学校文化的绝佳机会。通过实地参观、面试,留学生们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校园文化,还能与招生官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微信图片_20241008110820.png



留学黑话,是留学生活的独特印记,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见证着留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从学术战场的拼搏,到异国他乡的适应,再到全球人脉网的编织,谦学教育愿陪伴留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4.jpg







阅读0
分享